天府先锋
|
四川组工网
|
共产党员网
|
返回联盟首页

《四川党的建设》党是一生的追随——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

2020年12月22日来源:《四川党的建设》杂志点击21249

12月11日,受中央组织部委托,四川省委在成都举行周永开同志 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颁授仪式,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向周永开同志颁授奖章证书。

“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,一定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。”荣誉面前,92岁的周永开说,“我这一生就是一个‘小’字。我住的地方是个小地方,我做的事情是小事情,我这个人物也是个小人物。我这辈子干的最大的事情,就是有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”

供图/中共达州市委组织部

信仰永恒 “把一切奉献给人民”

又是严冬,达州市通川区东城街道文华街社区的那栋“年近半百”的老式居民楼,挺着“身板儿”与寒风对抗。居住在五楼的周永开、吴应明夫妇依然没开空调,裹着厚厚的冬装,气定神闲。

就是这样稳重的两位老同志,2020年初却着实“火急火燎”了一回。

2020年春节前夕,新冠肺炎疫情来袭。周永开夫妇每天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媒体平台关注武汉的疫情。患者日新增数量、医疗卫生机构承载情况、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场景、物资调配情况、当地人民生活秩序问题……周永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“在家里踱来踱去干着急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”

有一天,周永开突然对老伴说:“我想给武汉人民捐些钱,支持他们的疫情防控工作。”早就知道丈夫心思的吴应明一听,当时就不乐意了:“凭什么你捐我不捐,你想搞特殊化?”老两口一合计,立刻委托儿女从银行取出10万元现金,以夫妻两人的名义捐献出去。2月13日上午,周永开将现金郑重地交到了达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中:“这是我和妻子对一线抗疫人员的一点心意,请一定帮我们送达武汉!拜托你们了!”

“无力上前线,小情助武汉。疫情当前,我们年纪大了,就只能捐出一点钱表达心意。”说这话时,周永开眼里饱含着泪水。

事实上,这几十年来,每逢遇到困难群众,周永开总是慷慨解囊。自掏腰包购买树苗,守山护林;捐赠奖学金近20万元,助学救困;多次主动交纳特殊党费,2019年7月一次交纳10万元……“只要是对群众有益的事,我就要做。”这是一名拥有7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拳拳之心。

周永开已经记不清捐献了多少钱款,但他始终记得“把一切奉献给人民”的庄重承诺:“共产党人没有私心,以后,我所有的家产包括这房子也要捐献给国家。”

依靠群众 做群众的亲人

“一听见他的声音,我就下去了。”与周永开居住在同一个小区的戴淑琼还记得11月13日自己到院子里听宣讲的事,“老书记的话很有道理,我们很喜欢听他讲课。”

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总结了前几年的工作,对国家未来发展提出了规划,更关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。”这是周永开今年讲的第十次党课,专门为小区邻居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。“你们看,现在国家发展好了,我们小区也建设好了,我们一定要把小区管理好。”宣讲期间,周永开向邻居们表达了自己的倡议,“今年在小区成立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,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,传达党的声音,收集社情民意,服务基层群众……”大家纷纷表示同意。

在邻居眼里,周永开一向是这样一位踏实干事的老人。

周永开在小区里讲党课。供图/达州市纪委监委

离休后,周永开放弃了安逸闲适的生活,带领两名退休干部奔赴花萼山,到群众院坝宣传生态环保理念,带头植树1000余亩,带动附近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。

地处花萼山深处的万源市官渡镇项家坪村,周永开在那里住了10余年。他先后50余次上山,长时间蹲点护林,一次在翻山越岭时不慎跌倒摔成重伤,住院治疗了几个月才康复。

“以前500多亩的荒芜之地,如今已被华山松和漆树等装扮得绿树成荫,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、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实验基地。”项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项尔方说,自己与周永开打了20多年的交道,既敬重他、也有点“怕”他。

“那时的项家坪极为闭塞,大家只能沿着一条小河沟进出村庄。村民出村卖东西靠肩挑背扛,凌晨4点出发,晚上8点才能回到家。”彼时尚在壮年的项尔方和乡亲们一样,期盼有一天能摆脱这样的困窘。

好日子是干出来的,不是盼出来的。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,却苦于没有一个带头创业的人。就在这时,周永开来到了村里。经过走访,周永开向满怀期盼的乡亲们说:“不让花萼山人民看上电视、坐上车,我就去跳玄天关。”

挨着悬崖峭壁修筑一条路,乡亲们在憧憬之余满腹狐疑。周永开多次到相关部门为村道争取启动资金。2004年10月,项家坪村终于有了一条通村硬化路。同样在他的强力推动下,项家坪村于2007年通电,摘掉达州市“最后一个无电村”帽子,村民们期盼的好日子来到了。

供图/达州市纪委监委

琴瑟和鸣 修炼好家风

周永开和吴应明是一对少年夫妻。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中一路走来,夫妻两人携手相伴走过了四分之三个世纪。

20世纪80年代,周永开担任原达县地区纪委书记,很快查办了“扳倒李作乾”案,轰动全国。“凡是败坏党的形象、损害群众利益的人,必须要查处。”几十年的夫妻,吴应明最清楚丈夫眼里揉不进沙子,当时面对巨大的办案压力,她在背后默默而坚定地予以支持:“身为纪检干部的家属,也得按照纪检干部标准要求自己。”

从花甲之年一路走到鲐背之年,吴应明照顾丈夫起居,无微不至;周永开继续发挥余热,从不停歇……“穿得够不够,再加个外套!”数九寒天也挡不住周永开出门讲党课的步伐。冬天出门,对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而言,是件大事、也是件难事。出门前,吴应明总要一件一件给老伴递上衣服、整理穿戴,直到周永开“着急”地冲她说“好咯好咯,穿不下咯”。吴应明抬头看着老伴的眼睛,停顿几秒钟后确信,“嗯,是穿好了”,这才“放”周永开出门。

周永开出门讲党课,吴应明就在家里准备晚饭。几十年来,回家一起吃饭,是这对老夫妻的约定。干革命大半辈子,老两口很少在外吃饭:“家里吃碗面条,香嘞。在外吃饭,是给组织‘打麻烦’,要不得。”

平时,来家中看望拜访的干部和后辈络绎不绝,吴应明总是静静地倾听,自己几乎从不讲话。虽不讲话,她却听得极其认真,眼睛里时不时亮起光。每听一段时间,她就起身上前看看访客和丈夫的杯子里是否缺了茶水。

陪在丈夫身边,成为体贴的“贤内助”“廉内助”,吴应明一如丈夫几十年来在花萼山上种下的几十万株树木,从扎根发芽到成长开花,岁岁翠绿成荫,矗立在大巴山涵养水土,不声不响地践行着周永开一生秉持的好家风。

“我给家人多次说,我过世以后,既不要坟也不要碑,就在花萼山给我种一棵树。我生前爱树,死了就让树来陪我。我给党组织多次说,将来还要捐出我居住的房子、余下的存款和自己的遗体,以此回报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。”这就是周永开,一名一生追随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。